
你才吃了一口,就知道那是個壞蘋果,
這時你會堅忍不拔地繼續吃,
還是會毫不考慮地把它扔進垃圾桶裡?
有人故意傷害了你,
你是容忍自己繼續留在那種破裂的情緒裡,
還是立刻把那個心存不良的傢伙踢出你的朋友名單?
小心,繼續吃那個壞蘋果,可能會吃出一條蟲;
繼續把那個人當朋友,可能會使你後來的人生消化不良。
一個壞蘋果不能傷害你,但你若是堅持把它塞進你的腸胃裡,就是對不起自己。
而丟棄一個壞朋友就像丟棄一個壞蘋果,對你的健康來說,是一種必須。
多棒的一段文字
不但說明了體罰的適度性
也點出了親子關係中
責任的重要性
前幾天五歲的老二楊春面沒去保母家,於是我便待在家裡充當超級奶爸。
中午親自下廚煮飯,吃完飯後準備洗碗。
楊春面說:「爸爸,我也要洗碗!」
我拿了一張小板凳讓他站在上面,教他怎麼洗,父子倆度過愉快的一天。
當晚朋友有事來我家,楊春面很驕傲的說:
「叔叔,今天我有幫爸爸洗碗耶!」
朋友問我:「你不怕他打破碗嗎?」
一個孩子隨著訪問學者的父母回到臺灣讀了半年的臺灣學校,回去時,大家為他們餞行,我問這個孩子:「你覺得臺灣學校和美國學校最大的不同在哪裡?」他想了一下說:「尊重。」我很驚訝,我以為他要說「功課」。
爺爺過世的時候,我在他的書房找到一封信,是奶奶寫給他的.
曾聽爺爺說過就是因為這封信他才撐了過來.
那時他要去南洋當兵...信裡寫著
"在屋頂飄著竹葉的寺廟裡,住著一個因失戀而孤單的人.
他總是說天沒那麼大,為什麼在天上跑的不是車子?
他把李子樹都砍倒了,也把池子的水都放掉了.
不久,他突然明白讓他憂愁的不是秋天,
只因為他正是簡簡單單二十多一點的年紀,
有著一顆青澀的心,只希望能回到原來的那一頁."
如果你能明白我的承諾,你一定能平安回來.
大家能明白信中的諾言嗎?看出有那些端倪嗎?答案在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