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誤打誤撞在這次休假的時候發現了金針花季到來了!!

除了台東的金針山,我們也在朋友們的推薦下衝到花蓮的六十石山

雖然說我們這次來訪的時間有點早,花朵並沒有遍布全山頭,但是我想等到全盛時期,肯定可以開滿全山頭的啦!

這次有計畫去觀賞的人真是賺到啦!!

6143879025_d93df60b16拷貝.jpg    

六十石山位花蓮縣富里鄉和玉里赤科山每年的八、九月間,正是金針花盛開的季節,翠綠的峰巒映襯黃澄澄的鮮豔花海, 交織出一片美麗迷人的景緻。金針山海拔約900多公尺
的,而其名由來,再次感謝估狗大師,讓我輕易找到資料:

基礎上有以下三種說法供為參考:

一、在日據時代,有西部(舊稱【山前】農民移民到本山之西南麓(即本鄉新興村馬加祿溪南溪帶)開墾田,種植水稻,當時農業耕作技術較為原始,鄉內其他地域之水田一甲地平均只能生產四十到三十石(容量單位:一公石等於一百公升,一台石約為一八三.四公升)的稻穀,但此地泉豐土沃,一甲地可產六十石,故稱之為【六十石(音ㄉㄢ、)山】。

二、同樣在日據時代(約民國二十年代左右),台灣樟腦業非常發達產量為世界第一,由官方統辦,是當時台灣的重要出口物資,當西部(山前)之棹林砍伐殆盡時,必需另覓材源,於是一批批的【樟腦移民】,湧向東部(後山),另起爐灶,煎熬樟油,製造樟腦。本山之樟林蒼翠、幹粗枝茂,是上好之樟材,不經幾年亦砍伐一空,形成童山灈灈,在平緩之坡地上,有許多巨石冒現散布其中,經當地腦民屈指點點數數,約有六十塊左右,因之稱為【六十石(音ㄕ、)山】。

三、在民國三十三年,西部發生本省有史以來最嚴重之水患【八七水災 】,居雲林一帶有許多閩籍之農業災民,因田產流失、淹沒,無地耕作營生,於是大批往東部遷徙,另謀生計,因移居時間較晚,平地已旱為先期移民所佔墾,只好居於山麓或丘陵【其現居住地在戶籍間號之編排上稱為---雲閩】開墾山圍,種植雜作如蕃薯、番麥【玉米】、甘蔗等,當時亦有一批災民移墾於此,惟此地屬黃土質,地方甚劣,農產甚窘,又當時交通甚為不便,登山下嶺只有羊腸小徑之步道,一切物質及農產之輸送可供挑下山來販售的總計約六十擔【擔—一人以扁擔挑二竹籮之物為一擔,在舊時容量單位之一石,其體積應相當於一擔】,故名之曰【六十石(音ㄉㄢ、)山】。

而我們一路沒停的一直開往山頂,發現最上面的涼亭就是六十石山最有名忘憂亭ㄟ!

6144429244_3a10a7e990拷貝.jpg  

站在忘憂亭的地方望下俯瞰,讓人心曠神怡呢!雖然由上面往下看,雖然沒有金針花還沒開滿整片山區,

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區一區黃黃的金針花田了!真的是超漂亮ㄟ

IMG_3461.jpg  

從忘憂亭離開,沒多久就又到了一個兩邊都是金針花的區域了!

IMG_3474.jpg  

為了讓咪乳庫與金針花合照,使用了詐騙術讓咪乳庫進入金針花區,然後偷偷離開一點距離,但沒成功啦!所以換來了一張小小苦瓜臉ㄟ!

6143880993_4076f5a242拷貝.jpg  

下山的時候回到剛剛匆匆上山時遇見的第一區塊的金針花區。

6144434188_eea64221b9拷貝.jpg  

這裡的主人規畫得很好ㄟ~連步道都很好走,是咪乳庫最愛走的步道!

 

好難想像這朵花就是小時候阿母最常燉的金針排骨湯的花哩!!

6143882735_ab90ef46a7拷貝.jpg

6143881451_2f5a8c1fbf拷貝.jpg  

等明年吧!!~我應該會等開滿山的那一次,再來走一趟!

屆時再帶著阿母一起來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珈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